【中国品牌建设网9月23日网讯】2014年已经过了大半,眼下汽车市场正值金九银十的冲刺阶段,留给车企完成既定年度目标的时间已经所剩不多。或许疏于对今年汽车市场的准确研判,或者由于自身战略的失误,近期,不少车企在眼看无望完成年度任务的情况下,无奈选择了主动下调今年的销量目标。
企业主动下调销售目标
在近日举行的风神A30下线仪式上,东风风神总经理李春荣表示:“五年计划中,风神品牌累计销量要完成70万到80万辆的目标是可以期待的。”而根据风神此前规划,2012~2016年间,风神销量将实现100万辆。这就表示风神在未来两年中的销量目标将缩减20~30万辆。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风神就未完成既定的10万辆目标,今年目标为保九争十(确保9万辆,争取10万辆),根据目前数据,1~8月,风神累计销售4.7万辆,加上新品A30的助阵,风神突破9万辆有望实现。但其2012~2014年销量倍增计划注定落空。
面对日益趋缓的市场,吉利汽车同样选择了下调今年的销售计划,据统计,吉利汽车1~8月销量为23.5万辆,仅占其年初提出的58万辆年度目标的41%,吉利管理层由此决定,将年度销售计划由58万辆修改为43万辆,下调幅度为26%。
在8月3日的职工大会上,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王晓秋正式宣布,2014年上汽乘用车的销量目标由原先的26万辆,减少为20万辆,该目标甚至少于去年的23万辆,下调比例达23%。这离王晓秋上任只有两个月,在外界看来,上汽乘用车此举颇有深意。根据1~8月数据,荣威和名爵两大自主品牌共销售12万辆,不及原先26万辆目标的一半,而上汽乘用车连续多年的增长纪录也由此终结。
根据各方信息,今年降低年度目标,回归保守、平稳市场策略的汽车企业不在少数。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从上述企业公布的原因来看,较为一致的是今年汽车市场增速趋缓,自主品牌整体走低。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截止到8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经连续下降12个月。仔细分析,这只是众多自主品牌共同下滑所表现出的结果,深层次原因或仍在企业自身。
上汽下调自主品牌销量目标是最让人始料不及的,这与陈虹大力发展自主品牌的设想大相径庭。王晓秋上任之初,曾对经销商表示,“要做好冲销量、加任务的准备”,然而在大范围的市场调研之后,王晓秋意识到,上汽乘用车已经处于增长乏力的状态,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经销商退网的现象。当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的上汽乘用车在研发、产品以及品牌等方面缺乏积累,导致产品布局不全,更新换代慢,经销商赢利能力自然受影响。
在自主品牌中,吉利汽车的表现或许最具代表性,其下滑原因涉及战略、技术、产品等方方面面。受制于品牌回归的影响,吉利去年以来鲜有新车上市,曾经的主力车型帝豪EC7在长安逸动、比亚迪速锐等同级竞品的夹击下,销量大不如前。品牌回归的换挡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销商的利益。此外,海外市场疲软同样是吉利汽车下调目标的重要诱因,根据统计,吉利汽车上半年出口下降了32%。
与上汽、吉利相比,东风风神品牌下调目标的原因更直接明了。不算刚上市的A30,风神5年中只投放了3款车型。据风神位于北京的经销商介绍:“目前,东风风神在售的车型中,卖得动的产品很少。”这与其庞大的全国营销网络极不匹配。
提升经销商积极性
在外人看来,企业对既定目标随意调整,或许让人难以理解。按常理,年终能否完成目标,企业自身和外界自会予以客观评判,而主动下调年度销售目标无异于向业内外昭告,企业已经在运营上出现了某些问题,因此,有部分企业对这一做法秘而不宣。
然而对汽车企业自身而言,修改过高的年度销售目标可以视为企业应对市场下行的对策,一方面,企业可以据此调整下一阶段的市场战略,更重要的是,下调销量任务之后,能充分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减少销售任务对我们来说是好事,这意味着今年不会再有额外的压库,我们也能够按时完成公司下达的销售指标,顺利拿到年终返点。”某品牌经销商告诉记者。以风神品牌为例,按其目前的销量计算,全国320家经销商,平均每家实际月均销量仅为20辆左右,加之风神车型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如此情况下,厂家的年终返点也就显得弥足珍贵。即便对于上汽荣威这样,车型平均单价在8万元、年销量在20万辆的品牌来说,经销商的盈利能力依旧有限。对于自主品牌而言,良好和稳定的网络覆盖是保证销量的基础。
配合相应的“减负”计划,汽车企业内部的战略调整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据悉,上述企业均在各自转型升级的轨道上稳步推进,除了不约而同推出新车型外,吉利通过涡轮增压引擎升级动力总成技术,在平台化、模块化等方面正酝酿新的思路,风神则欲通过绑定PSA,找准产品投放节奏,使车型更接地气。
企业下调目标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从长远来看,自主品牌经历了高速增长之后,偶尔的磕磕绊绊未尝不是好事,借此理清思路、调整策略或许比负重前行更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