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6月27日网讯】从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到当选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再到当选十七大代表、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省、市、县、镇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谢爱珠只用了几年时间。但就这短短的几年,她却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彻底改变了一个问题村的面貌,党的基层组织在红光村得到巩固和充分发挥,红光村逐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在谢爱珠刚上任的时候,村头巷尾都有人在质疑这位女支书。结果,三年后,村民个个对她翘起了拇指。去年,红光村产蚝4万吨,产值2.2亿元,村渔(蚝)民年人均收入超15000元,每户收入10多万元,被誉为“中国蚝乡”。昔日的问题村摇身一变,成了南国独特而富裕的蚝村。
“制度治村”使问题村变身文明村
过去红光村是个“问题村”。谢爱珠清楚,村里的工作光靠她是不成的,要尽早成立一个坚强的、有能耐的领导班子。上任之初,她便立下“军令状”:“新班子做的第一件事为了群众,最后一件事也是为了群众”,取得成绩的同时彻底改变外人对红光村的评价。
上任后,走家串户做群众工作,大力整顿村中治安环境,赢得了3000多红光村民的理解和拥护。同时,村党支部在村里建立了“论坛”式、“上船”式、“网络”式、“现场”式、“帮扶”式等“五式”立体教育模式,不断提高村党员群众素质。
红光村建立村干部年度工作目标承诺责任制,“两委”班子年初承诺、年内履诺、年末检诺。创建三级议事决策机制,对村中的重大事项决策,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实行了村日常经费开支“两笔会签审批”制度,村委会主任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各代表“一支笔”,缺少任何“一支笔”均不得入账报销。
近年来,村党支部又先后筹集资金790万元,为群众解决各种生产生活难题。
在谢爱珠和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红光村实现了由“乱”到“治”、由“穷”到“富”的转变,成为了全镇乃至全国知名的文明村、小康村,先后被授予“国家近江牡蛎吊养标准示范区”、“广东省"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届村“两委”换届,以谢爱珠为班长的村党支部都高票当选。
“靠海吃海”打造蚝乡品牌
红光村曾是一个负债50多万元且账户只有52元的“空壳村”。面对这样的“空壳村”,以谢爱珠为带头人的村党支部积极寻找发展经济的路子。
红光村有180年的养蚝历史,全村3000多人中80%村民从事养蚝业。村党支部按照“靠海吃海”的发展思路,对浅海滩涂进行重新规划,把近海的300亩低洼地开发为海水养殖场,扩大养殖规模,使全村养蚝面积达到3万多亩。
同时,在珠海建立蚝苗养殖场,拓展生产空间,扩大养殖面积;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兴办蚝豉、蚝油、蚝壳等系列加工厂,对蚝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蚝产品附加值,将养蚝产业做大做强。在运转模式上,红光村通过组建“养蚝协会”民间组织,建立购销网络,实现产销一条龙。红光村还在东莞等地,建立了以“红光蚝”为品牌的海产品销售部,提高了“蚝乡”的知名度。
此外,村党支部还积极开展党员帮扶活动,让13名先富起来的党员与15户贫困户结对子,从管理技术、营销渠道上帮扶贫困户发展鲜蚝养殖,使他们逐步富裕起来。2013年,红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5800元。
与此同时,村党支部利用村前得天独厚的6000亩红树林和国家级近江牡蛎吊养标准示范区养蚝基地的资源优势,通过引资方式开发建设生态旅游业,吸引四方游客到红光村参观、旅游和消费。到目前为止,已有省、市多家旅行社前来洽谈开发旅游事宜。红光村正朝着建设集渔港、宜居、旅游、商贸于一体的幸福新村方向大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