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6月14日网讯】互联网公司高管创业者不少,但是进入早教领域的并不多见,而杨威是其中之一。如今的杨威已经是4岁的孩子的父亲,“贝瓦”早教品牌也已经满3岁,成为国内早教界第一品牌。公司门口的显示屏上时时显示着9个视频网站和自己网站的早教视频播放次数已经超过10亿,同时在线人数达到8万人。
杨威说:“无论如何,有一点我们已经做到,我们给社会留下一笔财富,中国的宝宝们不会没有内容看了,有贝瓦的儿歌和故事陪伴,这些内容是属于社会的。”在接待完迪斯尼中国区高管考察后,杨威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2004年到2009年,杨威在腾讯网负责移动互联网和商业。作为老腾讯人,不仅收入水平高,还持有腾讯的股份。但是,2010年初,杨威与原腾讯的高级技术莫奇一起成立了“芝兰玉树”公司,全力打造“贝瓦”早教品牌。杨威说,创业最重要的是“归零”心态,不要想因为创业会失去什么。
选择早教行业似乎与互联网不沾边。杨威说,当时的动机有几个因素:首先是自己的孩子刚刚1岁,创始人团队也都刚刚有小孩,而市场上没有给孩子看的内容。大家一致认为中国早教行业,尤其是学龄前儿童产业有巨大的机会。其次是互联网人都有一个理想,就是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改造一些传统的行业。另外,杨威说,选择早教是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早教品牌和文化。
杨威创业的时间点很有意思。当时《喜羊羊与灰太狼》还没有火起来,日本巧虎品牌也刚刚进入中国,可以说“贝瓦”是与竞争者一同发展起来的。提起刚开始创业,杨威说:“互联网的本身迭代就很快,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可穿戴设备,互联网公司的工作经历培养了快速学习的能力。做教育一定要懂教育,做内容一定要懂内容。如何制作儿童内容,如何制作动画片,如何去拍摄视频。当时,我们为了做动画片,公司20多人都不太懂,也招聘不到优秀的人才,只能自己学习,花了两周的时间,第一周把所有能找到的皮克斯动画片看了两遍,第二周把电影学院的十来本教材全部看完。看完以后,大家已经知道关键节点在哪里。因为做专业的学龄前教育,所以我们又看了很多的相关的书籍。另外,北师大、人大的资深专家也来帮助我们。”
经过三年的磨合和努力,杨威的公司现在已经有70多名员工,预计2014年实现盈利。现在,杨威的公司已经有4种盈利模式:首先是内容输出和版权出售;第二是自有网站内容收费、在线教育;第三是品牌授权,比如儿童用品、服装、玩具等;第四是自有网站广告投放。此外,还销售一些衍生品,比如自己制作早教包和玩具。不过,杨威最终的期望就靠卖品牌赚钱。在未来三五年,他希望这4条业务线均衡发展,齐头并进。不过,他也知道,在中国知识产权的环境下,爆炸式增长是很难的,要有足够的耐心。
对于未来,杨威认为,作为创业者,重要的是把企业做好,走正确的路。这其中包括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品牌授权、渠道建设、主题公园等,希望能在数字大潮之下,做好跨平台的领导者,在未来科技型儿童产品领域有一席之地。对于公司是否要做中国迪斯尼,杨威爽朗地笑了,“我们不模仿,不复制,只做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