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5月20日网讯】拥有高场油樟、观音生猪、高场肉兔、古罗花生4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
拥有惊雷牌不锈钢复合板、威化牌工业雷管、TIANGONG牌液压挺杆、梦牌梦酒、向家坝牌啤酒、伊力牌射钉弹六个四川省名牌产品;
拥有哪吒红牌茵红李、大塔荔枝2个绿色食品;
宜宾茵红李获得获农业部“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拥有大米、大头菜、莲藕、绿茶等35个无公害农产品;
拥有四川红楼梦酒厂的‘梦’牌白酒驰名商标1件;
拥有四川惊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惊雷”牌复合板、四川宜宾伊力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伊力”射钉弹等著名商标7件;
拥有四川宜宾威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威化”牌炸药知名商标1件……
截止2013年底,全县品牌综合拥有数位居全市前列。
翻开宜宾县历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商标品牌的数字历历在目,以质取胜,注重内涵的品牌发展之路栉风沐雨,大道有行,渐行渐阔。
品牌战略凸显特色优势
5月1日,宜宾茵红李、大塔荔枝2个绿色食品新标准正式实施,这是宜宾县特色水果产业质量品牌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宜宾茵红李、大塔荔枝两项技术标准,由宜宾县组织申报。这是宜宾县农业技术人员多年精心培育的标准化生产品牌,适用于宜宾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绿色食品大塔荔枝和宜宾茵红李的鲜果生产,填补了宜宾在荔枝、茵红李两类果品绿色食品生产方面的技术空白。
加大名牌培育力度,大力实施标准化提升工程,宜宾县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优势,重点培育优势产品品牌。该县明确“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及“以质取胜、品牌带动、技术创新、标准引领、人才推动、制度保障”为核心的工作方法,围绕产业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稳步推进产业、园区、品牌发展。
内涵发展抢占主导市场
该县鼓励企业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实施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增强企业竞争力。
该县设立中、小型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规模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贴息、产品研发、技改扩能、市场开拓等。
并出台了加快培育工业大企业大集团、支持发展总部经济等若干意见,积极鼓励品牌发展,对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参加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的自主品牌展览(示)和推介活动的投资企业,落实了专项资金补助。对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出口名牌、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省名牌产品的企业,在省、市政府奖励的基础上,县政府再给予一次性奖励。
在创新驱动、质量取胜的发展思路下,2013年该县申请专利140多件,其中,PCT(国外专利) 申请了4件,在全市率先实现零的突破;天工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省级项目科研成果——汽车发动机连续可变相位(VVT)系统,通过了省科技成果鉴定,得到专家组“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高度评价;金属复合管、三维肋管、汽车发动机连续可变相位(VVT)、数码电子延期雷管4个高新技术产品入围四川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品行列,入围数名列全省181个县(市、区)前茅。天工机械、威力化工、常达机械等单位完成的4项科技成果荣获市科技进步奖,威力化工的“数码电子延期雷管”和富康食品的“宜宾芽菜发酵技术研究与应用”等2项科技成果荣获2013年度省科技进步奖。
以质取胜赢得发展口碑
“品质铸就辉煌,我们要做让老百姓放心的百年企业。”成中投资集团坚持以品质打天下,以质量赢客户,多年来一直坚持把工程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圆了万千百姓的安居梦,赢得了实实在在的口碑。成中的质量策略是宜宾县“质量强县”建设的一个缩影。
该县围绕产业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五大工程,扎实推进质量强县工作,按照县委“23466”战略部署,强力推进产业发展“六大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综合能源、名优白酒、绿色食品、特色化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大支柱产业,2013年六大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1.34亿元,增长25.6%,发展迅猛。工业产业形成了“一区六园”据点发展的特色模式;农业产业形成了沿岷江片特色优势水果产业带,东大片优质粮油生产基地。
“质量是民生安全之本,抓好质量强县‘五大工程’建设,为百万人民创造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是县委县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丁应虎告诉记者,该县将深化和完善名牌培育发展创建机制,深入开展质量强县、质量强业、质量强企工作,在全县上下形成发展软环境优越、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品牌效益突出、重质量氛围浓厚的发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