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2月19日网讯】装备工业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体现着国家的综合实力:通用电气、西门子、ABB、阿尔斯通……这些装备企业甚至成了所在国家和地区的象征,体现出强大的影响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内外电力装备企业竞争激烈,与其说是产品的竞争,不如说是品牌的较量。
营销之战也是品牌之战
品牌价值作为一个品牌与其他品牌相区别的关键,有着吸引消费者关注的独特魅力。
品牌是企业与顾客沟通的最有效载体,优势品牌能够靠着广泛的影响力博得消费者信任和青睐,借助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抢占市场,依靠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树立行业领先地位,凭借优势的品牌管理战略、传播策略实现企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赢。
正如著名广告研究专家拉里·莱特在谈及营销时所说:“未来营销之战将是品牌之战,是为了获得品牌主导地位而进行的竞争,企业和投资人将品牌视为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品牌是至关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描述了如何培育、强化、保护和管理企业等景象。拥有市场比拥有企业更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是拥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牌。”
依靠品质打造品牌
与日常消费品行业不同,品牌对于电力装备制造业,更多地意味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可靠质量与优质服务。电力装备制造业的消费群体并非普通群众,而是大大小小的企业,市场相对集中,客户数量相对较少。同时,电力装备制造业的产品以生产资料为主,在选择购买的过程中,顾客往往是该领域的专家,购买决策的理性程度较高,因而更关注产品的技术、质量,更看重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售后服务。
因此,电力装备企业在制订品牌推广方案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行业特色以及消费群体的特点,而不能单纯地模仿大众消费品行业的品牌推广模式,靠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地毯式轰炸”来达到扩大品牌知名度和提高影响力的目的。
那么电力装备生产企业该如何树立品牌呢?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经说过:“光有宣传没有可靠的品质是造不出品牌的。”对于电力装备生产企业来说,真正该做的就是尊重客户意见,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性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除了狠抓产品质量、性能、技术,在服务方面落实全面周到、科学有效、人性化理念外,还要积极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树立在市场、行业中的良好口碑和领导地位。
积极打造竞争软实力
电力装备行业作为一个务实性的行业,所有工作都必须讲成绩、看实效,品牌管理工作同样如此。企业的科研水平、产品质量、服务体系是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硬实力,借助媒体力量的公关宣传和文化传播则是企业品牌竞争的软实力。
由于电力装备制造业的客户相对集中,要想达到理想的品牌传播效果,就必须选择公信力强的主流媒体和受众针对性强、在行业内具有权威性的专业媒体,积极亮相行业高端论坛峰会,广泛建立与行业专家、媒体、主管部门的合作交流关系;就必须积极打造企业品牌在行业中的良好口碑。
电力装备制造业肩负着为电力生产、传输、变换、分配、使用等多个环节、多个领域提供各种设备和成套装备的重任,对生存环境的改善、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都有着深远的推动作用。电力装备企业要不断把握市场先机,找准市场定位,明确品牌定位与品牌理念,深入推进企业的品牌战略。
中国品牌蓄势待发
哈佛大学商学院约翰·戴腾教授在2009年(第六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发布大会的主题发言中表示:“今日的世界为中国着迷,这表明中国品牌得到了世界的关注。中国企业在今后的若干年要从关心制造环节,到关注品牌运营;关注品牌对企业命运产生的重大影响,要智慧地使用这种全世界对中国品牌的关注,向客户倾注服务和爱心,最后一定会实现‘由绿色到金色’并创造价值……”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中国的电力装备制造业也逐渐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上国际舞台。面对复杂的市场格局和激烈的竞争环境,商机与威胁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是国内企业在品牌竞争上的盲目和自我摸索,另一方面是国外企业强势的品牌渗透力和影响力;一方面是国内企业科研技术的不断创新,另一方面是行业竞争的严重同质化;一方面是国内经济规划的政策倾斜、积极扶持,另一方面是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步履维坚……我国电力装备行业正处在发展的转折期,处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跨越期。
“时势造英雄”,对于电力装备行业来说,当下面临着良好竞争环境和发展机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点开发安全可靠的先进电力输配技术,实现大容量、远距离、高效率的电力输配;《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将特高压输电关键设备研究作为重点扶持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把中部地区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我市则把电力装备制造业列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这些都为电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为国内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制定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以提高电力装备的设计制造能力、不断增强电力装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科研和生产、技术与产品、经济与环境的紧密结合,以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战略为重点,加速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增强技术储备,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依托重点工程,在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过程中,实现一批核心技术的突破,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加强电力装备基础共性技术、关键材料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使电力装备技术水平尽快达到或接近世界同期产品先进水平。
电力装备行业的品牌营造时代已经来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市以许继集团为主力军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的品牌意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觉醒到不断成熟,初步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建设之路。我们坚信,这条路必将走得坚定而明确,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