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2月8日网讯】随着中国化妆品品类细分时代的来临,面膜品类销售业绩急速增长,已发展成为化妆品专营店重要的聚客品类。根据尼尔森零售研究数据表明,面膜成为快速消费品增长的一大亮点,年增长率高达64%,高于护肤品类11个百分点。还有专家分析指出,2012年,中国面膜市场总额已达到130亿元,并以快于市场2.5倍的速度增长,预计2015年面膜市场总额将达300亿元。这一巨大的趋势性商机催生了国内面膜品牌的大量涌现,更让国内面膜市场的竞争增添了浓厚的火药味。
早在2012年底2013年初,就有专家预言2013年将是中国的面膜年,而从目前市场实际情况来看,2013年准确地说可称得上是中国面膜品牌在专营店渠道里的争夺年和抢位年。
我们基本可以这样来简单概述2013年中国面膜品牌在发展中所呈现出的特征:以第18届中国美容博览会(上海CBE)为分界点,自2013年初至第18届上海CBE召开期间,出现了一大批面膜品牌的新面孔,而以草舍名院、容园美、魔力鲜颜、优魔优漾为代表的面膜品牌则在广告传播和营销政策推广上增加砝码,加快了市场布局的步伐。如果说第18届上海CBE之前是中国面膜品牌的宣传造势和渠道开发的重点阶段,那么之后则是众多面膜品牌在终端销售竞赛的重点阶段,如西藏红花、魔力鲜颜等面膜品牌倡导“小而美”的“爆品”营销理论,颠覆了过去依靠“大而全”的产品线求销售规模的传统观念,以聚焦优势单品销售的体验式大型主题活动为核心手段,来帮助终端店提升终端客单价。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个阶段呈现的新品牌则更注重品牌的鲜明个性和目标消费人群的细分,且在包装设计风格上基本均能很清楚地看出他们的品牌特色和市场定位。
尽管2013年里诞生了大量的面膜品牌,但真正进入终端,在正面战场上展开攻势的品牌数量还并不多,到2013年底仍有相当数量的专营店渠道代理商和终端商尚未接到自己心仪的面膜品牌,或者还处于引进的观望和决策阶段。因此,部分敢于在代理商和终端商面前喊出自己声音的面膜品牌在2013年里发展势头还较为顺利。而2014年,就要拼硬功了。
整体而言,2014年或将是中国面膜品牌从渠道竞争向终端竞争过渡最为重要的一年,或将是决定中国面膜品牌座次最为关键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