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12月30日网讯】《甲方乙方》的“续集”——《私人订制》上映一周票房超过4.3亿元,将其他华语“2D”电影远远抛在了后面。在《人在囧途》系列获得大成功后,拍续集似乎成了电影公司最青睐的事。可惜续集有风险,拍摄须谨慎,稍不注意就会引来“骂声”一片。
与其火热的票房相比,《私人订制》一上映就一片吐槽声,在著名电影评论网站时光网上甚至不及格,仅获得5.8分。影评人认为《私人订制》以旧充新,不但没有创新还丢失了原有的冯氏幽默。《四大名捕2》更是被吐槽应改名“四大名哺”,除了靠胸撑场面,其他什么都没有。
难道国产电影续集真的这么惨不忍睹?其实不然。“由于有第一部的影子,人们会将第一部的感情带入到第二部,从而做出不理智的判断。”北京韩露影视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制片人助理高寒松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个观众的思维都是有个性的,一部电影不可能满足所有人。
许多人吐槽《私人订制》已经失去了冯氏喜剧那种打动人心的温情,和对小人物的关怀,取而代之的是对精英阶层的各种讽刺。人们接受了《甲方乙方》,所以也希望《私人订制》也走《甲方乙方》的路线。高寒松表示,如果反过来是《私人订制》先拍摄的,估计人们又会觉得《甲方乙方》不够严肃了。
“观众现在越来越专业,许多人不再像以前那样看个热闹,他们更多会去分析点评。想要赚钱却不给他们带来满足感,那是不可能的。”襄阳百纳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韩国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一个题材拍多少部电影都没问题,但要注意影片质量。
位列美国票房榜前列的经常是《蜘蛛侠》、《加勒比海盗》这样的系列电影,当系列电影上映时,人们不论如何都会想去观看,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习惯。韩国强表示,这与外国产权保护和观影习惯有一定关系,但电影品牌化才是主要原因,观众已经对其有了一定的信任度和黏合度。就和冯小刚的电影一样,再说不好人们也一样要去看。
自由影评人张钟之也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当一部电影已经深入人心,拍摄续集时应该考虑的更多,建立良好的口碑和票房并试着将其品牌化。就和抚养一个孩子长大一样,我们要给予他自力更生的能力和优良的品质。要知错就改,才会使所有人都喜欢他,拥护他。”
光线影业的董事长王长田也认为,系列片和品牌化是中国电影市场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如果中国有20部左右的系列电影,那么哪家占到7至8部,哪家就能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中国的电影市场越来越火暴,电影公司的续集也会越拍越多。这其中会有票房,会有鲜花掌声,也不乏吐槽和骂声。观众已经准备好,想要获得什么,关键还要看电影公司如何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