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12月27日网讯】以往中国重汽的商务会议是“一锅端”,2014年的商务会议改成了“小炒”,3个主营事业单位,各起炉灶,自己“烹饪”,马纯济的意思是,小锅炒“更入味”。上段话用书面语解释,即为:“商务大会采取分别开的形式,更具有针对性,会议效果更佳。” 
  会议分开开也就罢了,在这3个分会场,中国重汽的一二把手马纯济、蔡东都没有露面,中国重汽这摆的是什么阵仗?最终答案在开卡车销售分会的前一晚揭晓。 
  当天晚上,中国重汽集团领导层齐亮相,开启了中国重汽筹谋已久的多品牌战略,并将其2014年的发展主线图绘制完成。 
  树品牌 
  转方式、调结构。这几年调整下来,中国重汽全系列商用车格局基本形成。以前“孩子”少,管理也就省事,如今,“孩子”多了,管理难度越来越大。有些型号,可能连中国重汽自己都叫不上来,何况用户? 
  为了明确旗下众多产品的定位,有效管理这支庞大的队伍,中国重汽将这些产品囊括在SITRAK、HOWO(豪沃)、斯太尔、HOHAN(豪瀚)、黄河、成都王牌、海西福泺等品牌下。 
  一个品牌,对应一个LOGO,一对一,紧密关联。多品牌战略发布,对中国重汽来说,这是新的起点,也是新的征程,新的跨越。它是中国重汽集团对未来发展路径充分分析研判做出的战略性决定。 
  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马纯济强调,确立坚持品牌战略,是中国重汽的重大战略抉择。因为品牌是旗帜,是企业综合质量素质水平的市场认可。 
  要参与全球竞争,首先得要把牌子树起来。中国重汽集团总经理蔡东在解读多品牌战略意义时说:“我们要在全球参与商用车的竞争,我们要参与多个细分市场的竞争,我们要保持并发展大规模的经营业态,我们必须走多品牌发展战略。” 
  创效益 
  品牌的打造,需要质量做支撑,实现效益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2013年,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中国重汽开展的二次创业“质量效益提升年”活动,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中国重汽的转变也体现在了销量和收益上。 
  据统计,2013年1-11月份,中国重汽累计销售整车15.1万辆,同比增长20%,其中销售重卡11.1万辆,同比增长12%;实现销售收入560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利税总额19亿元,同比增长26%,企业运营质量和水平始终保持行业前列。出口定单累计已超过2.6万辆,出口量连续9年稳居国内重卡行业首位。 
  在2013年基础上,中国重汽将2014年的发展核心,锁定在“品牌、质量、效益年”这3个主题词上,销量力争实现20万辆,其中重卡实现14万辆。 
  据马纯济分析预测,2014年经济的增长将给重卡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扩大内需政策将使公路用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同时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中国重汽经过转方式、调结构,已经具备了产品新格局,高中低端产品品牌分工明确。据马纯济介绍,国Ⅳ排放标准目前已经在90多个城市实施,2014年全面实施的预期越来越近,这将给中国重汽特别是曼技术产品带来良好发展机遇,明年的重卡市场希望多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