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建设网11月15日网讯】怀着坚定的信念,达州市农村信用社在迈向现代金融的同时,不忘“惠农兴村”、“扶微助小”的根本理念,坚持“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达州市农村信用社努力提升自身形象,在关注金融、关注农村的同时不忘构建自己的文化理念,关心员工的成长。
服务
普惠城乡人民
达州农信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以“建成老百姓自己的银行”为宗旨,不断创新发展,为广大百姓提供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
达州市联社理事长王德平在接受采访时说:“达州农信社作为本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践行普惠金融,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通过实施‘惠农兴村’、‘扶微助小’两项民生工程,有力支持城乡居民、地方经济发展。”截至10月末,达州市农村信用社以占全市金融机构26%左右的资金来源,发放了全市95%以上的农业贷款,100%以上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40%以上的下岗再就业贷款和42%的中小企业贷款。截至目前,全市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21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1%,惠及88万农户。
“惠农兴村”助农发展
“三农”是中国发展的根基,也是农信社赖以生存的土壤,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百年梦想的关键。为此,达州农信社按照省联社实施“惠农兴村”工程要求,结合达州“三农”发展情况,确立“户户都有蜀信卡,处处都有E讯通,村村都有POS机,乡乡都有ATM机”的发展目标,让农村居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农信社的金融服务。截至10月末,累计发行蜀信卡总量达23.64万张,布放ATM机438台,布放POS机1735台,EPOS机5859台,发展个人网银3.08万户,企业网银1000余户,短信银行27.6万户。
目前,全市已经实现乡镇ATM全覆盖,村村POS、EPOS全覆盖。如今,在达州的广大农村,背着背篓、戴着草帽熟练运用蜀信卡存取款的农民朋友比比皆是,在农村也实现享受城市一样的金融服务。
“扶微助小”助民兴业
为有力支持地方经济结构调整,达州农信社以推进“扶微助小”工程的契机,按照“立足县域,加大投入;城乡联动,综合服务;商业运作,持续发展”的原则和“两个百分之百”和“三个千方百计”的要求,调整信贷结构,创新信贷产品,有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在扶微助小工程中,一是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信贷投入。按照省委提出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战略要求,切实加大对农民住房建设、产业发展的信贷投入;积极支持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现代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积极支持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技推广和农机装备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结合达州工业强市的发展要求,加大对 "7+3"特色优势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现代加工制造业、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对第三产业中的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给予有效满足。三是加大对农村城镇化的信贷投入。要紧跟城镇化步伐,对农民进城务工、购房加大有效投入,对商贸、餐饮、休闲、旅游、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通信、供电、物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予以重点倾斜;对纳入财政预算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可给予适当支持。
与此同时,还加强信贷产品创新,一是围绕中小企业开展创新。针对中小企业“短、频、急”的融资需求特点,探索供应链、产业链融资模式,引入哈尔滨银行的小企业贷款技术和流程银行打造,着力满足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二是围绕现代农业开展创新。探索农村土地承包权抵押、经济林权抵押、大宗农产品抵押等业务,着力解决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后资金需求升级问题。创新中长期贷款方式,满足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小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电网、路网、通讯网建设改造等信贷需求。目前,达县、开江联社已经成功开办林权质押贷款,多家联社开办第三方监管贷款。三是围绕统筹城乡开展创新。创新进城务工农民住房按揭贷款、创业贷款、兴业贷款等信贷产品,搞好转移农民的跟踪服务,积极支持农民市民化。将城市业务成熟的金融产品推广到农村,开发理财产品,适应农民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
品牌
提升企业形象构建理念文化
以“理想、责任、精神、人格”为导向,积极构建符合达州农信社自身特色的理念文化,推行统一的社训、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品牌形象及企业精神,达州市联社提出“新农信、新征程;新形象,新辉煌”理念,推出社歌、晨会、稽核例会制度等,其企业文化建设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加强形象宣传
2010年9月,在四川省农村信用联社成立五周年体育比赛暨巡回演讲系列活动中,达州市联社以“一流的开、闭幕式,一流的场地设施,一流的组织服务,一流的成绩效果,一流的农信形象”为标准,用“自身主导、市场运作”的创新理念筹集经费办好系列活动,达到“内聚人心、振奋精神、外树形象、扩大影响”的完美效果,得到省联社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今年3月27日,达州市联社在承办四川省第三届“农信杯”乡村青年歌手大赛决赛过程中,充分利用四川日报、达州晚报、电视、广播及网络等媒体宣传农村信用社,四川农信品牌进一步提升。同时,达州农信社在全市首创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惠农兴村”工程支持“三农”情况,赢得地方党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优化金融服务
达州市联社理事长王德平对金融服务是这样理解的,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要建立专业服务+窗口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机制,遵循客户心态变化,农村客户、小额客户按“方便、亲切、安全”,大客户、黄金客户、资源客户按“安全、亲切、方便”的顺序提供金融服务,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客户需求。近年来,达州农信社按照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理念,一方面加大网点精品化改造,提升窗口形象,另一方面,加大对员工优质文明服务的培训,提升服务软实力。
关注员工成长
员工是信用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为此,达州农信社为员工成长、发展倾注大量心血。一是铺设成才之路。达州市联社党委提出:“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大胆启用人才,提拔一大批优秀青年走上管理岗位,形成‘比、学、赶、帮、超’氛围,建立上挂下派、交流任职、外挂培养等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确保人才辈出。二是着力”八小工程“建设。全市农信社结合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建设工作,加大基层网点小食堂、小澡堂、小活动室等”八小工程“建设和推进力度,真正让员工体会到农信社”家“的温暖。三是建立”农信·阳光“帮扶救助资金,解决员工因病、因灾导致生活困难等问题,解除员工后顾之忧。
达州农信一路高歌猛进,挥舞如椽巨笔,连年书写奇迹。展望未来,达州农信将在省联社和达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苦干、奋勇拼搏、加快转型,秉科学发展之理念,创农信崛起之辉煌,努力推动“农信梦”与“中国梦”的融合共荣,为争取四川农信“五最银行”排头兵而不懈努力,为助推达州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