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   密 码:    找回密码 文章投稿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logo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人物 | 创意 | 传播 | 知识产权 | 国际品牌 | 中华老字号 |  品牌人才 |
专家 | 管理 | 营销 | 公关 | 培训 | 专题 | 在线学习 | 品牌商盟 | 品牌与建设 | 品牌数据库|
产品与服务: 项目对接 会员服务 专利商机 品牌加盟 专家讲座 营销品牌论坛峰会报名 合作洽谈
申请分站
申请分站
  您的位置:中国品牌建设网 > 品牌传播> 文章正文

品牌万能捧上天

中国品牌建设网:www.brandjs.com 文章来源:中国品牌建设网 更新时间:2013-3-11

  【中国品牌建设网3月11日网讯】“为国家攒点技术,为民族做个品牌”,这是重庆着名企业家尹明善看到中国满地都是丰田、桑塔那以后,发自内心的呐喊。其实,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除了天量的外汇储备之外,中国商人多数还是蚂蚁商人,作为世界工厂,不是干八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这样的交易,就是生产出一件运动服,只能买100块钱,等贴上nike那个抢眼的大勾勾之后,眼睁睁看着别人卖到1000元。我们自己辛辛苦苦赚的只是点血汗钱,而人家轻轻松松获得的是暴利。

  富起来的中国不能再过这样的屈辱日子,于是,中国人便发出了加快转型与升级的集体呐喊!我们不能只站在价值链的底端,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不仅能制造,而且更会“智造”和“创造”——创造我们自己的品牌!作为世界工厂,还有什么是我们造不出来的?而目前风行世界的那些声名显赫的品牌,打“中国制造”字样的还少吗?既然已经具备了为世界生产产品的技术,为什么不去树立我们自己的品牌?于是,有条件的下决心做品牌,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去做品牌!

  品牌=多赚钱?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将创立自己的品牌当作一种梦想?因为很多人认为品牌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认为品牌有很高的附价值,认为有了品牌就可以掌握话语权。其实,在这后面隐藏着这样一句话——品牌=赚钱=赚大钱。很多人特别是专家痛恨我们的商品物美价廉,对中国人被称作“低毛利的蚂蚁商人”不屑一顾,动不动摆出一副教训人的样子——有本事?你玩个品牌看看!在他们眼里,品牌不是提款机就是钞票多多的银行。

  很多营销专家也为“品牌追梦者”摇旗呐喊,定位论之父里斯与特劳特曾经简单直白地说:“你是在用品牌赚钱,而不是用商品赚钱。”他们清楚地告诉国人这样一个赚钱真经:“世界上最富有国家的经济是建立在品牌之上的,而非建立在商品之上,这一点毫无例外。”而中国某着名营销专家则说:品牌就是在相同的价格之上销量超过对方,在同等质量上价格高过对手。

  于是,一些企业开始片面追求品牌:不做商品,只做品牌。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有了品牌就有了“心理附加值”,自然就能赚到钱,而且可以赚大钱!中国白酒业特别支撑这一理论,据说目前少数几个品牌已经瓜分了白酒行业80%的利润,多数企业在抢夺剩下的20%,这些争抢20%份额的企业日子过得相当艰难,加上榜样的影响,于是这些企业热情高涨,纷纷一掷千金做品牌,直搞得央视酒气冲天。

  品牌真的能多赚钱吗?目前的白酒业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嫌。如果看得远一点,想得宽一点,你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世界品牌500强名单中唯一的一张中国脸——联想,品牌够大,市场地位也堪称数一数二,它赚了多少钱?少得可怜,不到两个点,这和做代工的富士康差不多。至于很多做梦都想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其实也与暴利无关,它们的年均利润率不足五个点。也许这时候我们心里才会平衡一点,原来那些做品牌的,其实赚到手里的也不过是一件毛衣钱。

  其实,品牌更多拥有的是一种市场溢价能力,但并不等于有溢利能力就一定能赚钱。中国白酒业其实是畸形消费下的怪胎,本身并没有太大的价值与说服力。做品牌需要持续投入与维护,这种投入的成本其实很贵,要明白这个道理,你就得弄清楚两个事实:其一,为什么中国市的收益最高;其二,为什么我们仰视的那些大牌,其实并不特别能赚钱。经济规律告诉我们,任何行业,不管是要销量还是要品牌,最后的利润总是趋零的,想要暴利,趁早不做品牌。

  品牌=永生?

  中国企业从出生之日起便贴着两个标签,其一是山寨,其二是短命。中国企业如流星,各领风骚三五年,这似乎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写照。统计数据也许会让很多搞企业的人觉得丢脸,人们这拖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后腿。据说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三年,主要因素是我们只想弄俩小钱花花,而不去做品牌。当然品牌似乎代表的是永生,做品牌也就代表着能够获得永生,可口可乐董事长的豪言是最好的例证(当然地球上的营销人都知道这句话)大意是说,如果哪天烧掉了它的工厂,仅凭留下来的品牌,他可以迅速重建一个可口可乐!这个故事,后来成为批评中国人不思进取、不作为(做品牌)的镜子。

  古今中外,找一找品牌墓地,可以看到,《财富》杂志上那些五百强的品牌,不到十年就会消失一半,诺基亚、柯达、摩托罗拉……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它们不仅是品牌,而且是强势品牌,以前都曾经是百亿品牌俱乐部的成员,是我们眼中的神,似乎永远都不可能被超越,可是如今怎样?这些品牌不是昨日黄花就是风光不再,一个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消失的品牌,一个干脆直接申请了破产品保护,剩下的一个则投入了别人的怀抱。

  应该说,能够得到永生的不是品牌,而是企业。多数百年老店之所以能生存,其实也是变过无数次脸的,市场恰如自然界,随时都在分化与渐变,一些东西注定要消失,一些新东西必然会出现。

  品牌=成功?

  尽管可口可乐身上的那个品牌名言,已经成为国内营销界竞相传颂的经典,但我始终有一个观点——成功者的方法你学不会!只要你一学习,他们就发笑。结果只能有二,要么是你成为失败者,要么是你学得好一点成为“小跟班”!成功者的言行和目的非常多,要么是包装神化自己,要么是误导它人,没有人想手把手教一个竞争对手出来,用自己的方法来与自己开战。成功者的赚钱方法一般会被认为是商业机密而严防死守,怎么会轻易告诉你?

  在我看来,可口可乐这位高贵的董事长的此番言论,你大可不必当真,如果你要信以为真,只能说你没有近距离接触这些巨头,对他们还缺乏了解。可口可乐不仅是做品牌的高手,更是做销售的行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可口可乐是快销品销售的祖师爷,现在多数快消品行业的销售体系,都能折射出可口可乐的影子。它的金牌业务员教程,它的终端八步拜访法,现在也还是快消品行业每一位营销人员的必修课。这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们在仰视别人的品牌,可是人家却在埋着头实实在在地做销售。那些我们所崇拜、所仰视的品牌,差不多每一个都是销售方面的行家。因为它们畅销,所以才会成为品牌,并不是因为它们打出了品牌才会畅销。

  在全球化竞争中,由于国家品牌的强大背书,以至于类似可口可乐这样的企业,从进入欠发达地区之日起就是品牌,就会颠覆品牌的基本原理,所以我们就会见到另一个情况:因为品牌,所以畅销。我们必须弄明白这个道理,先做销量,再做品牌,以绝对的畅销支持起畅销品牌,这是市场领域的一种通行规则。其实,目前中国的营销已经出现过度消费的特征,即做营销强,做销售弱。就中国白酒业而言,几个大佬多数是上三路强而下三路软,如果你要跻身白酒业,如果选择打他下三路的招数,即使不能大富大贵,至少可以解决温饱。

  品牌源起

  要弄明白品牌究竟有多大的价值,则必须对品牌源起进行刨根问底。说到品牌源起,估计要气死很多营销人,因为在我们眼中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品牌们,开始的时候似乎并不那么高雅,那么神奇。

  品牌出生,其实是在社会最低层。很久以前,农民养猪都是散养的,那时候的猪绝对是绿色食品。不象现在搞一个猪圈,或者在一个小笼子里养个十头八头,再放点激素饲料,三两个月就催肥了。养猪的过程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张三家也放养,李四家也放养,这两家的猪汇到一块儿去了怎么办?估计为此大家闹了不少纠纷。最后张三脑子活一点,想起一个办法,用烙铁在猪屁股上烙上自己的名字,从此邻里之间和睦了。久而久之,人们发现张三家的猪肉好象更新鲜一点,膘也更肥一点(那时候流行吃肥肉),口感更好一点,于是张三家的猪就比别人家更好卖,而进货的屠户们也乐意多给几个铜钱。后来这个秘密被大家知道了,便纷纷模仿张三的做法,在自家的产品上打上了自己的名字,从此品牌便宣告诞生。

  品牌法则

  从品牌源起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品牌无非就是一个商品与另一个商品之间的区隔而已,不知从何时开始品牌被扭曲与异化,以至于到现在我们总是在仰视品牌、神话品牌,甚至对品牌顶礼膜拜。

  这一切,只能从消费本身那里去找答案。

  消费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外生型消费,其二内生型消费。

  外生型消费,消费不是为自己,而是消费给别人看的,比如中国人喝酒,不是自己要喝,而是喝给别人看。一位不大不小的官员道出了其中的真谛:不是茅台好喝(其实很多人不喜欢茅台的酱香型口感),而是因为它最贵。

  内生型消费,消费为自己,只要我自己舒服、满意,那就消费自己的,让别人去说吧。内生型消费注重的是口感好、不上头,只要满足这个条件那就是好酒,一个人在家里喝酒的时候,管它是茅台、五粮液、洋河还是红花郎,只要好喝就行,价格能便宜更好!

  从消费特点上来看,老外多内生型消费,而中国人则多外生型消费。

  中国人因何多外生型消费?大概是因为积贫积穷太久,多不自信所致,因此必须要借助物化的东西来彰显什么地位、个性的与众不同。小时候家里穷,那时候来客人了,才会把家里仅存的一点肉拿出来,以显示生活过得很好和对客人的高规格款待,其实更多是为了显摆。现在物质丰富了,大吃特吃一顿回锅肉,大概不仅不能显摆,更多的是在别人面前露出一副穷相来。

  外国人多内生型消费,主要源于强大个性与自信,他们秉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样一种消费观,不管你是中国制造还是越南制造,只要穿起来舒适,用起来物美价廉,我就选。老外多富人,富人已经获得江湖地位,如果再显摆几乎就成了装B,所以并不在乎什么品牌。看看人家美国,现在正在拼命挤出品牌的泡沫,还原消费的本质。

  穷人对富人的生活是向往的,总是习惯模仿富人的生活,于是富人掌握了品牌话语权。说你是品牌就是品牌,不是品牌也是品牌,富人说你不是品牌你就不是品牌,是品牌也不是品牌。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很多外国的大路货在中国最后也就成了品牌。

  我们可以相信品牌,但是不能迷信品牌。品牌不是万能的,但离开了品牌也是不能的!

  来源:第一营销网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姓名:  
评论:
 还没有任何评论 
 热点图片
隆尧县强化品牌建
河南拟建百所品牌
波司登日均关19
生态农业创意市集
香奈代理权拆分?
传统品牌的微商新
三星LG高调推智
李宁从冠军台到无
 品牌新闻
· 安吉尔加强品牌信用建设
· 中国移动品牌价值连续两年跃升 展硬核实力
· 48.26亿元!“赤壁青砖茶” 的公用品牌价值
· 南明区质量品牌建设促进会成立
· 安化黑茶品牌建设再获肯定
· 五粮液深度参与“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 为中
· 中信银行荣膺2024年中国品牌价值第30强
· “2023年度中央企业品牌建设对标”榜单发布
· “咸阳茯茶”进入中国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TOP5
  财经新闻
· 汇美瞄准价值型电商布局品牌生态圈
· 苹果或独大 国产品牌逆袭
· 恒舞丝绸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民族品牌”
· 格力空调 让人们能够放心选择的品牌空调
· 建辉磁砖 中国建陶领军品牌
· 烟台农业品牌暨电子商务工作推进会召开
· 杨柳君:移动互联,品牌即情感
· 风靡中国的三大朗姆酒品牌
· 陈冠希遭合作代言品牌商炮轰
 焦点新闻
· 东风乘用车发布三大子品牌
· 长城宣布哈弗品牌独立
· 王老吉与真功夫“联姻”
· 意大利时装经典男装尼普顿品牌故事
· 多品牌战略助自主品牌拓展
· 迅雷看看宣布品牌独立运营
· 入华初年遇冷西雅特将简化渠道调整战略
· 欧莱雅:销售“中国美”
· 品牌战略分析辅助方法:3EIB模型
 图片新闻
茅台一款新品上市
“葡瑟”品牌发布
汇源果汁“绿色
保障龙大品牌价值
  最新新闻
· 中国企业家在联合国分享中国品牌故事
· 大麦植发品牌战略升级发布会召开
· “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主题
· 鄂尔多斯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案例、文化品
· 世纪樱花成立19周年庆典盛大举办 传播方式与
· 打响品牌“价值战”如鱼得水品牌高端化战略持
· 好品山东第一批入围品牌2024年2月传播影响力
· 创新国际传播体系建设,这四点很重要
· UCC国际洗衣品牌新战略为青年创业者赋能
 社会新闻
· 6岁女孩小区内险被拐 机智走向保安免去一劫
· 河南洛阳5名村民盗挖古墓 3人墓室内窒息身亡
· 女子好心让朋友住宿险遭强奸 嫌犯获刑2年4个
· 12岁女孩被表姐拐卖13年 5次介绍给不同男子
· 参加葬礼收到喜丧寿碗:不收难堪收了难受
· 武汉42岁大叔考回母校再当大一新生
· 台男子迷奸CCTV男模大赛亚军致其死亡 被判18
· 女孩答应与“剩男”结婚骗走6万元彩礼
· 百岁老人千里独行探视被拘孙子遭拒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京ICP备13012932号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总后勤部63号院  邮编:100071
  联系电话:86-10-17316075069 13911296748 Email:goodzt08@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8-2025 BrandJS.com Inc 版权所有 中国品牌建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