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对市售婴幼儿针织内衣进行了比较试验,昨天公布的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样本在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安全性能指标异味、甲醛含量和常规质量指标耐洗色牢度等方面都符合要求,但在水洗尺寸变化率、纤维含量、色牢度(耐汗渍、耐摩擦、耐唾液、耐水)、PH值、起球等方面,六成商品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相信,已为人母的妈妈们,对于丽婴房、阿迪达斯、gretton这样的婴幼儿大品牌并不陌生。这些品牌占据了国内孕婴市场的主要份额,虽然价格不菲,但妈妈们却趋之若鹜,原因就是基于对“洋品牌”的信任。为了给孩子最好的物质保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们在这些花费上从不吝啬和计较,因此也催生了孕婴经济的高涨。走进各大孕婴用品商店,一片尿布十几元、一罐奶粉数百元,甚至一个奶瓶动辄都要二、三百元。然而知名品牌就一定是安全、放心的吗?答案不置可否。
近年来,国产品牌频频遭遇质量危机,令消费者渐失信心,转而将目光转投放在了“洋品牌”上。本以为在“价高优质”的市场规律下,就可以买到安全放心的产品,然而,外来的和尚未必会念经。洋品牌屡屡碰壁,令消费者大失所望。一套售价上千元的洋套装,质量竟不及几十元的产品,名不副实的“洋品牌”,令人情何以堪。以知名婴幼儿用品生产企业强生为例,六年内先后三次被曝产品有毒,接二连三的道歉,随之而来的是问题的屡禁不止,这样的道歉显失诚意,而且也悖离了其“为爱而生”的承诺。是什么让这些名企顶风而上,不思悔过且愈发猖狂?
原因就在于企业的价值观和诚信体系出现了偏颇,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不良商家不惜通过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夸大宣传等手段侵占消费者的利益,过度的消费了百姓对于“品牌”的信任,最终使企业偏离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同时,问责机制过轻也是不得不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无关痛痒的处罚并未从根本上触及企业的痛处,使不良商家得到应有的教训和惩戒。违法成本过低,令企业丧失了对于法律法规最起码的敬畏,也是导致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的根源所在。
在质量问题频发的社会背景下,一方面要迅速弥补监管缺位的漏洞,加大执法部门的监管力度,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氛围。同时,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问责机制,提高违法成本,令企业不敢犯错,犯不起错。通过恢复良好的市场秩序,重新激发百姓的消费信心,彻底扭转“不放心、不诚信”的亚健康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