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认知混淆 东风风神酝酿换标
在“大自主”、“大协同”的推进过程中,东风乘用车的换标工作被提上了日程。东风汽车相关人士近日表示,东风乘用车目前正在酝酿换标的工作,以配合东风乘用车自主事业的“大协同”。该人士表示,换标工作将在年内完成。
本来为了和同样悬挂“双飞燕”的商用车相区别,东风乘用车成立之后,采用了椭圆形“双飞燕”。商用车和乘用车之间的区别有了,但是却产生了品牌认知上的混淆,频频遭遇尴尬问题。
“这是东风还是山寨版的东风?”东风风神的产品,在向三四线市场挺进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尴尬的问题。这是东风乘用车之前始料未及的。
相关人士表示,换标工作有助于消除消费者对风神的品牌认知,充分利用东风汽车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品牌影响力。换标是顺应消费者和市场的正确决策,可以更好地利用东风汽车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品牌影响力,发挥自主“国家队”的优势。
长城第三次换标 下半年启用全新标识
日前,长城汽车总经理王凤英透露,长城的轿车将逐渐舍弃“腾翼”的系列命名,直接用“长城”,由此将形成的清晰的3大业务品牌形象进行分网销售:皮卡为“风俊”,SUV为“哈弗”,轿车为“长城”。此前在3月中旬,长城汽车高层曾对外表示,长城哈弗品牌将启用全新标识。
长城汽车对于腾翼换标的解释是,腾翼这个名字,考虑到全球化上,不是最理想的。之所以将轿车品牌的名称更换为长城,是因为长城这个品牌名称在中国叫着上口好记,也在全球消费者的判断认知当中有更好的效果。同时长城人对于长城这个企业品牌有着非常深的感情。
2008年10月,伴随20万辆全新乘用车工厂投产,长城汽车启用了目前的标识,弃用原来的“烽火台”标识,这是长城第二次换标。对此,长城的解释是烽火台标识在多个海外市场被抢注,收购未果只能忍痛割爱。
业界对于长城汽车这次换标还有另一层解读,即配合长城进军轿车领域。2007年,长城汽车正式进军轿车。由于在消费者心目中,烽火台标识与长城皮卡与SUV紧密相连,启用全新标识,则是宣告长城汽车已经发生改变、推广轿车产品的应对之策。
适应全球化 吉利启用新标识
4月2日起,吉利汽车正式启用新的公司标识。根据此次换标计划,吉利汽车原来圆形的蓝白色“6个6”公司标识,将被蓝色的“GEELY”英文标识所取代。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表示,更改公司标识的原因为,为适应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的要求及全球型企业文化建立的需要,本公司将更改现有标识,以提升吉利品牌在全球市场范围的认知和市场推广,从而更有效地传播吉利品牌的核心价值。
与很多成长性企业的企业标识发展一样,从早期的与丰田“牛头”标识类似并引发争议的“美日”标识,到后来的蓝白色“6个6”公司标识,再到后来“全球鹰”、“帝豪”和“英伦”三大品牌分立的标识,吉利汽车的标识也经过了“戏剧性”的发展历程。但随着收购沃尔沃、澳大利亚DSI等海外资产的成功,一个更能被全球认知和熟悉的英文“GEELY”吉利标识,显然更适合吉利企业成长的需要。
一汽去年换标整编产品线
早在去年年中,一汽自主车型换标大戏就已经开始上演。按照一汽自主品牌战略规划,继奔腾之后,一汽夏利、一汽吉利和一汽解放等自主品牌车型将统一使用“鹰标”,红旗轿车依然保持原有标识。
一汽自主车型未来只有三个标识,一是商用车采用的镂空“鹰标”,一是乘用车悬挂的不镂空设计的“鹰标”,还有一个就是红旗标识。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丕杰表示,确立品牌形象、统一标识是全面践行中国一汽“品牌”及“蓝途”两大战略的开始;未来一汽轿车产品线将全面覆盖中高级、高级、SUV、MPV等细分市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急于突破和转型 自主品牌频繁换标
如果说,车主个人换标是为了面子;那么,自主车企换标的动力又来自哪里?业内普遍认为,全面升级或许是其主因。
一是产品升级。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的换标动作,多体现在新车上。一来可提升新车形象,二来可与原有产品进行区分。在微车领域成绩突出的长安汽车推出“奔奔”后,为对微型车与轿车进行严格区分,在“奔奔”上采用酷似盾牌的全新自主品牌轿车徽标;长城的新标志也只会出现在新推出的轿车上, SUV及皮卡仍使用老标志。另外,江淮瑞鹰 SUV不用JAC车标,而采用全新的“五角星”车标。
二是市场升级。除形成产品差异化竞争外,有些厂商也希望利用换标这个契机,对未来打开海外市场奠定良好的品牌基础。吉利汽车总裁李书福曾说,吉利之所以更换标识完全是为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业界也认为,随着中国车企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包括品牌标识在内的市场战略和品牌战略必然随之调整。可以预见的是,大多数国内车企原有品牌标识设计理念老化,以图解式为主,往往过于强调企业的名称和个性特征,带有明显计划经济痕迹;要想在抢滩海外市场中赢得主动,品牌形象的国际化无疑也是当务之急。
三是品牌升级。时下,不少国内车企纷纷推出企业标识和产品标识。之所以将两者区分,大都是从企业长远发展考量。之前各大国内汽车自主品牌如比亚迪、长城、吉利、江淮等车企的“换脸”,最主要目的就是力图摆脱“土”的形象。因为长久以来,消费者心中的自主品牌大都为“形象低、品质低、价格低”的“三低”产品,改变形象成当务之急。这一轮车企换标风潮中,大多数车企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是为换标而换标,品牌形象提升的诉求不言而喻。
附:2010年主流车企换标事件一览
2010年11月,长安汽车发布全新品牌战略和四大品牌新标识,包括企业品牌标识、主流乘用车品牌标识、商用车品牌标识和公益品牌标识。在长安汽车新品牌战略中,客车等商用车依然沿用原来的“草帽”标,而微车、轿车等乘用车则改用新设计的V型LOGO。从新标的“变脸”,我们约略可以看出,未来长安汽车将乘用车和商用车销售网络进一步细分,以应对新的市场竞争。新启用的V型乘用车标,也预示长安汽车将全力发展该细分市场。
2010年9月28日,北汽集团发布全新统一的集团品牌标识。以人形“北”字为设计出发点的北汽集团品牌新标识,既体现了北汽的地域特征,又表明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核心价值。随着新标识的发布,北汽集团基于萨博技术的4大平台产品研发已全面展开。根据规划,在未来5年,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在9大平台上将陆续推出20余款新车,全面覆盖从A0级到C级轿车、轻重型越野车和交叉型车系列产品线。换标,成为北汽集团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新起点。
2010年8月28日,福田汽车集团发布“钻石”新图标,新品牌形象将伴随福田的2020战略走向新的目标。今年,福田汽车将超越奔驰成为全球最大商用车企业。此番换标,更符合国际审美观,也是福田为打造全球运营能力,完成由本土品牌向国际品牌跨越迈出的重要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