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百姓衣食住行放心消费,扶助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化发展,推动城市质量振兴转型升级,苏州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用其徽章上的“天平”和“长城”公正地把好质量关——
□本报记者 葛 芝
质量无小事,安全大如天。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谓重任在肩,一头是百姓的消费安全和自身权益,一头是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品牌发展,双肩挑起的是一座城市的品质和信誉!“全国质量技术监督执法打假先进集体”、“‘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表彰质量兴市先进市”、“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治优秀组织奖”……苏州质监获得过许多让人注目的成绩,作为“质量卫士”,他们不仅全力维护着“天堂”的两个安全,更为苏州赢得了国家、省名牌数量全省第一的殊荣。
半年受理质量投诉406起,办结率84.2%
“质量管家”让您放心消费
最近袁先生在吴江某商场买了“茅台”、“五粮液”请朋友吃饭,然而宴席间,几位朋友觉得白酒味道不对,于是袁先生拨通了12365质量监督热线,质监执法人员随即介入调查。鉴定结果表明,该商场销售的520瓶五粮液、茅台确实均为假冒。质监人员随即没收所有假酒,并处违法销售商品货值金额等值罚款118.56万元,没收违法所得4854.82元。袁先生也得到了商场的经济赔偿。
衣食住行,民生之本。对于质监部门这位城市“质量管家”来说,质量无小事,关系百姓生活消费的件件事情都是日常工作和能力提升的落脚点。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12365质量监督台共受理投诉举报406起、办结342起;全市稽查人员共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场所4670家,发出整改通知书140份;查办货值金额15万元或销售额5万 元以上的大要案件75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商)品标值2642.36万元,取缔制假售假窝点5个。涉及以次充好电视机、假冒白酒、假劣调味品、不合格入户防火防盗门、加油站计量作弊、违法改装销售“鬼秤”等产品。
打击百姓深恶痛绝的假冒伪劣案,首先要防患于未然。从防范“发光肉”进入生产加工环节,禁止用岩盐卤水加工食品,到检查一次性餐饮具、食品包装有毒物质,抽查用于食品接触的紫砂产品。在日常巡查的基础上,质监部门不定期对全市1116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86家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突击整治,为质量意识薄弱的企业敲响警钟。针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立即启动快速反应机制,封存、召回不合格成品,有效防止负面影响的扩散和对使用者的危害。 “质量卫士”塑品牌
为杜绝农贸市场的骗秤行为,从去年开始,质监部门全力推动农贸市场计量器具“四统一”(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统一检定、统一轮换),到今年7月底,全市107家农贸市场8631台电子秤完成更换。如今,有关短斤缺两的投诉大幅下降,市场公秤复秤率明显减少。一位市民的话让质监人员觉得欣慰——“买东西遭遇缺斤少两,虽说就吃了几毛钱、几块钱的亏,但被人骗心里总不舒服;现在换把秤,虽然也不是什么大事,却体现出政府部门对老百姓权益的重视。”
每周到各农贸市场和超市自购食品进行抽查,也已成为“365食品安全行”活动开展8年来的“固定动作”。今年一季度,熟菜、蔬菜、水产、糕点等28类264个批次食品接受了抽查,合格率为97.3%,比去年同期高出2个百分点。此外,今年截至5月底,质监部门共完成家用电器、灯具、电线电缆、眼镜以及学生用品等各类检验共7341批次,数量同比增长16.3%。“合格率、满意率逐年上升,说明我们的监管在起作用。让‘民怨’成为‘民愿’,是我们对老百姓最好的服务。”苏州质监局局长钮雪林说。
苏州服务业标准立项、企业名牌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企业益友”助苏企订标准塑品牌
三流公司卖产品,二流公司卖技术,一流公司卖标准。苏州质监作为“企业益友”,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帮助企业“订标准”、“塑品牌”,苏州服务业标准立项、企业名牌数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苏州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而一直以来,苏州除了旅游星级饭店所执行的《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外,客房数量达不到相应要求,或是装修达不到相应档次的社会旅馆,目前仍没有规范标准可依。随着去年我市承担的《社会旅馆等级划分与评定》和《滨湖旅游风景区服务规范》两项省级服务地方标准通过评审,今后全省的社会经济型酒店、连锁酒店和以水体为主要风景区的旅游景点都有了相应的参照规范。而最近,苏州又被列入全国首批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目前,苏州质监局正联合旅游部门起草相关方案,今后从旅游景点、宾馆住宿、饮食消费到交通出行,都将有符合本地特点的标准化体系。
近三年来,苏州企业累计制订国家级标准340项,其中共立项了14项服务标准化试点和10项省级服务地方标准,累计发布空调清洗等服务标准4项,位列全省第一。通过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推进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建设等,目前,苏州已拥有中国世界名牌1个,中国名牌产品63个、江苏名牌产品404个,列全省第一。
今年,“常熟羽绒服”、“吴江电扶梯”和“张家港大豆油”的身影,出现在首批15家省级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考核验收名单中。作为国内最大的羽绒服生产和研发基地,去年常熟羽绒服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据了解,创建优质产品羽绒服装生产示范区工作开展以来,常熟20多个品牌产品经质监部门监督抽查,合格率由2006年的83%跃升到100%,销售额、利税分别比创建前增长3倍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市羽绒服装产品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增长近20%。
“通过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的创建抓质量基础工作,行业集聚效应才能发挥,各地特色产业才能最终形成。”钮雪林表示,今年质监部门以“4+9”和“3+2+2”作为创建工作的目标,即争取通过验收4个国家级和9个省、市级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在创建过程中围绕“标准、质量、计量”三大体系,“原辅材料进货验收、产品出厂检验”两个节点,及每个基地至少围绕两个行业共性问题开展质量提升的总体要求,将创建工作引向深入。
不让 120种准入门槛较低生产企业成监管盲区
“超级智囊”既监管还当好参谋
苏州质监部门谈起年年开展的室内甲醛免费检测活动,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每次200余个检验名额总是供不应求,说明市民的健康意识在增强;忧的是检测合格率并不高,人造板家具是造成甲醛超标的主因之一。去年,一份来自省质监局的苏州家具质量抽查报告,让更多地产家具问题浮出水面——“全市木质家具的平均抽样合格率仅为79%,甲醛释放量超标和产品标识及使用说明书不规范的问题集中存在。”
对于质监部门而言,家具行业不在国家明令规定的五大类重点监管产品之列,整治难度要比想象中更大。经过方案部署,质监部门针对质量意识差、检验能力薄弱的小型企业,严格分类监管,并召开质量分析会,从源头提升质量、规范生产。“江苏省家居家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于去年在相城区建成并通过验收,为装饰材料、油漆涂料、家具等影响居住环境安全的方方面面层层把关。今年二季度省级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我市501批次木家具产品中,平均抽样合格率达到90%,高出去年11个百分点;其中相城区合格率86.96%,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如今,蠡口家具市场不少家具经销商都主动找上门,要求家居家装中心出具省级检验报告。
据介绍,除了《全国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指南》目录中的工业产品、食品、计量器具、特种设备等五大类342种产品之外,家具、服装、塑料管材等120种非强制性认证和生产许可的产品,由于对生产企业没有市场准入要求,企业质量管理基础薄弱,行业整体质量水平偏低。目前质监部门正在对苏州所有生产非强制性认证和生产许可产品的企业进行统计,切实解决数量不清、地址不详、产品不知、质量状况不明等问题。计划联合环保、消防、安全生产、工商等部门,对监督抽查中反映质量问题集中的产品生产企业提高准入门槛,从源头堵住“先天不良”企业生产;连续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依法处罚、限期复查。
监管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企业提高、推动行业发展。所以最难的并非是“管”,正是“帮”。对于这120种产品而言,相关标准不能得到严格执行,企业提高质量便没有基础。
于是,苏州质监部门挑起“质量参谋”的重担,对全市100家左右的中小企业“送法”、“送检”,并邀请相关行业专家组成“超级智囊团”,下企业、驻现场,分别针对纺织服装、家具、塑料管材等的质量特性、安全指标、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及其质量鉴别、选购和安全使用等常识开展质量解读,帮企业从原料进厂检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产品出厂质量把关等环节开展综合分析,查找“病根”,提出整改意见,切实提升企业防范质量风险的水平。如今,查处一类产品,服务一群企业,规范一个行业,苏州重点行业、区域性质量问题也得到显著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