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再造兰州”这样的宏大战略“千载难逢”。何以如此,追溯至兰州老城的发展,西汉时便设立县治,取名金城。“再造兰州”以“跳出老城建设新区、跨越发展再造兰州”的内涵示人,将兰州新区的主战场选在地域宽广的秦王川,不仅是面积拓展、经济总量的再造,也是从“两山夹一河”向广袤平川的突破,是几代人的梦想,利在千秋。
市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让这个梦想实实在在矗立在了大家的面前,次日便进驻秦王川的兰州新区筹委会一班人以“拓荒者”、“突击队”的身份,作为梦想的先行者,正式带着我们踏上了圆梦之路。
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使得我市已基本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结构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这为实施“再造兰州”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国家和省上还将在兰州布局建设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
基础设施方面,已经开工或将要开工建设的有兰渝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兰州铁路枢纽改造和兰州集装箱中心站、兰州至张掖城际铁路、兰州城市轨道交通、兰州南绕城高速、中川机场改扩建等项目。
产业发展方面,兰州将新上千万吨炼化、大型碳五综合利用、铝型材铝合金深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和投产,都必将对我市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因此,“再造兰州”不仅是一个战略构想,而且是有基础、有条件的。
与此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央批复的《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全国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密集的扶持政策,使兰州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
有一组数据,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我市的GDP总量2008年为第22位,2009年降到了23位;在西部11个省会城市中,2008年为第8位,2009年降到了第9位;在省内14个市州中,我市的GDP增速2008年为第6位,2009年降到了第8位。
机遇稍纵即逝,挑战异常严峻。
找准跨越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市委决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再造兰州”战略。这一战略部署将肩负跨越式发展增长极的历史重任。
“跳出老城建设新区、跨越发展再造兰州”,这是对“再造兰州”战略基本内涵的表述。“跳出老城建设新区”,是“再造兰州”战略的发展方式和实现路径;“跨越发展再造兰州”,是“再造兰州”战略的目标定位和根本要求。
“再造兰州”战略与继续加快老城区的发展是并重的。这也就引出了实施“再造兰州”战略构想原则之一的“两轮驱动”原则,就是坚持老城改造提升与新区开发建设并重,跳出老城建新区,建好新区促老城。这样,通过老城抓改造提升,新区抓开发建设,使老城、新区都能协调推进,同步发展。
回过头来,加快推进老城区的改造提升,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正在进行的危旧房改造既是一项改善市民生活居住环境的惠民工程,也是改善和提升城市形象的一大重要举措,按照部署,我市将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危旧房、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任务。目前,我市中心城区便民商业网点还比较缺少,对此,市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的部署是,今后凡是新建的住宅小区和主要街区,在规划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肉菜市场和商业网点的配套建设。
“再造兰州”战略初步确定,到“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到2020年再翻一番达到5000亿元,建成区面积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一倍。
这一战略的加快实施,将有效破解发展空间限制、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城市功能不够完善等问题,使兰州的整体发展走上一个良性协调的轨道。
而更加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兰州新区将成为跨越式发展的另一个强力引擎,使整个兰州的发展由“老城”这个“单轮”向“老城”“新区”并进,实现“两轮”驱动,全面提速,向着在城区面积拓展和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兰州的目标进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