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令人骄傲的成绩单--继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高居全球榜首后,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一。
上半年,占国产汽车总量75%的乘用车,自主品牌占销售总量的47.35%;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跨越30%的台阶,提升至31.68%,同比提高2.23个百分点;在8万元以下低端轿车领域,自主品牌占比超过80%。
30年前,甚至10年前,我们都难以想象这样的成绩。
正当此时,首届中国自主汽车技术与产品成果展在北京闪亮登场。这个规模并不突出的展会,凝聚着业界的目光,更凝聚着国人对汽车强国的期盼。
承载中国汽车业的光荣与梦想--首届自主车展意义非凡
奔驰、宝马、奥迪、法拉利、保时捷、卡迪拉克、兰博基尼……这些金灿灿的品牌已成为高品质汽车的标志和象征。
然而,一个让人扼腕叹息的事实是,这些品牌都是舶来品。
到2009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已高达6300万辆,中国已开始进入汽车时代。然而,我们中国人制造的汽车有多少?我们何时才能拥有可与"奔驰""宝马"相媲美的汽车品牌?
7月15日至19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一个对中国汽车界别具意义的展会--首届中国自主汽车技术与产品成果展在这里举行。
这次展会展出的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产品和技术,办这个展会的目的就是扩大自主品牌汽车的影响力和认知度,让更多的人关注自主品牌汽车,支持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
东风、上汽、奇瑞、比亚迪、广汽、华晨……16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参展。展出的154辆汽车中,有新能源汽车9辆,包括电动车4辆、混合动力车3辆。
在比亚迪展台前,来自北京市朝阳区的郭新平在仔细打量着比亚迪E6。"其实我挺喜欢纯电动汽车的。现在油价这么高,电动汽车使用成本要低不少。可惜北京没有被列入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也没有建充电设备,没法买。"郭新平说。
在东风汽车的展台前,几位观众正饶有兴趣地围着"风神H30 CROSS"看。来自天津的李先生说,他专门来北京看这个车展。"现在自主品牌轿车款式挺多的,比较经济实惠,质量也越来越好了。"
新车吸引人,"旧车"同样有魅力。这次车展特地从汽车博物馆"请"来了两辆经典"红旗"、一辆"老上海"。"别看它们样子有些'老土',当年它们可都当过国家领导人的座驾,可以说是中国自主汽车的'老前辈'了。"旁边的解说员说。
琳琅满目的自主汽车,让观众目不暇给。"看完车展,我对中国汽车、中国经济更有信心了。"一位70多岁的退休汽车工人对记者说,"我们原来都是在替国外品牌打工,挣的是加工费。我希望我们自己的品牌越来越多,越做越好,让大家都爱坐我们的自主品牌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自主汽车展可以说是对中国汽车自主创新成果的一次全面总结。"虽然我们的自主品牌在国内的市场认可度还比不上国际一流品牌,但在中低端市场,数十款自主品牌已牢牢站稳了脚跟。将来高端品牌中肯定会有中国品牌。"
对于这次自主汽车展,参展车企普遍表示意义非凡。"我觉得这次展会主题非常突出,必将成为中国自主汽车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李绍烛说,"我希望这个展会能定期办下去,办成一个品牌展会。"
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我国汽车自主品牌战略稳步推进
"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制造的小汽车?"1958年2月13日,毛泽东同志在一汽参观视察时说。
为了实现"中国人坐中国车"这一梦想,5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汽车人艰苦备尝,百折不挠。
"第一辆、第一批'红旗'是怎么做的呢?叫做'赶庙会',就是把一辆克莱斯勒拆散了,零件摆地摊,发动全厂职工去捡,你认为这个零件你可以做出来,你就把它拿走,到时候你把合格的零件拿来。"回忆起这段历史,中国汽车工业的"元勋"、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陈祖涛感慨万千。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中国汽车工业历经艰辛,缓慢前行。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让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也给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上世纪80年代,我们的发展策略是招商引资、合资合作,目的是把国内的优势资源--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资源,与国际上的优势资源--先进的技术和充裕的资本,两者结合起来。"李绍烛说,"这种模式促进了国内汽车业的快速发展,但问题是核心技术和品牌都掌握在外方手里。"
一段时间以来,即使是规模很大的合资车企,也既没有研发能力,又没有产品开发能力,仅仅是国外品牌汽车的生产车间。汽车离中国人很近,中国汽车却依然离中国人很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