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告诉我们,越是美好的愿望,也就越难实现,PSA与长安的合资公司也是如此。根据合同内容,合资公司将生产和销售轻型商用车和乘用车,初期主要引进雪铁龙品牌的DS系列产品并推出合资公司自己的品牌。之后,合资企业将进一步推出标致品牌与长安品牌的其他车型。
既如此,不妨借邓姓老乡的一句经典名言“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从车型的市场状况入手,看看未来前景如何。 DS系列
应该说DS系列是合资公司的压轴产品,今年北京车展期间,DS3首次在雪铁龙展台上惊艳亮相,立刻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可以肯定的是,一旦DS国产,则国产后的车型将会与车展亮相的车型大大的不同。至少它不会只有两个门,而应该是四个,如果那个掀背式的尾门不算的话。
很遗憾的是,虽然DS品牌具有超过半个世纪历史,但对大多数人包括媒体人都是比较陌生的。由于缺乏前期铺垫,DS在国内几乎没有品牌价值可言。
没有品牌价值的DS在海外的竞品是什么呢?DS3将目标对象锁定为奥迪A1、宝马MINI和阿尔法罗密欧MiTo,也就是说DS的品牌定位是远高于雪铁龙和标致品牌的,而同样在小型车方面DS系列的小型车也是高于雪铁龙和标致品牌的。如果直接套用海外的情况,加以比较得出产品优势行不行?我想用我家那辆凤凰28自行车会更加适合一些。现在的问题是,一个品牌定位高于现有品牌、车型定位高于现有车型,但认知度又一塌糊涂的DS,如何实现产品定价?傲慢的高卢人是要品牌还是要销量?莫非正如韩愈《马说》,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商用车
和DS品牌同样不幸的是PSA的商用车在国内也几乎没有认知度,这对排行《财富》世界500强第94位的PSA来说可谓是莫大的讽刺。在国内,轻型商用车几乎是日系车的天下,而高端轻型商用车又几乎被五十铃、福特和菲亚特所垄断。
长安汽车也是高端轻型车领域中的重要一员,虽然更多的体现在江铃汽车方面,而不是长安品牌。但PSA商用车的引入,必将带给福特一些压力,从而给江铃带来更多的机会。虽然长安不乏在轻型商用车方面的造诣,但是对合资公司的支持力度却是有限的。现在看来,PSA品牌本身不足以支撑起高端商用车的大旗,也就是说,高端商用车挂PSA的旗号并不十分合适。当然,挂长安汽车的LOGO更不合适。笔者推测,商用车将另起炉灶,挂一个既能叫合资又能叫自主品牌的品牌。
新能源车
新能源思潮正在退却的情况下,PSA与长安汽车的合资内容无疑为新能源车的追捧者打了一支鸡血针。鸡血针是否有用,这得从其盈利前景来看。很不幸的是,除了山东的山寨新能源汽车厂(详见:新能源汽车危机(五) 山寨车才是救世主),国内还没有哪家新能源汽车宣称盈利。
但是大家都在干,况且政策也支持。6月1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7月6日,深圳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正式出台,确定在国家政府补贴的基础上,对双模电动车追加3万元,对纯电动汽车追加6万元补贴。如果补贴能够降低新能源车入门门槛的话,应该说长安与PSA合资的新能源汽车还是非常有前景的,虽然这一切还都只停留在假设上。
从商业角度来说,进军新能源是一件极有风险的事情。由于产业链条匮乏,国内新能源汽车基本上采取“组装”模式。也就是从某工厂采购电池,另外一个工厂采购电机,然后再采购控制系统及其他部件(详见:有钱就能造航母自主品牌如何忽悠出混合动力? )。由于缺乏长期的投入,国内新能源汽车虽然车型众多,但基本上都不是自己的,其技术含量为零。再加之新能源车技术瓶颈没有突破且前景并不明朗,厂家多流于形式,缺乏积极性,更有甚者借新能源项目大肆圈钱。同样,PSA尽管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或者引进更加先进的新能源车型来满足国内市场,但在前景尚不够明朗的情况下,恐怕其新能源汽车仍是杯中春风。 |